手机端扫码访问
微信公众号

动态

国奖访谈|陈俊粤:初心不改,功不唐捐

2020-11-05

人物简介




陈俊粤,2018级Open FIESTA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(BIO³生命技术方向)硕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标志物生物传感器与微流控技术应用。研究生期间成绩绩点:3.7/4.0;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顶刊SCI一篇(IF 2019=10.257),在投一作SCI论文一篇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顶会论文一篇,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两项,获得2019-2020年度硕士生国家奖学金。

目标明确,规划清晰
陈俊粤于2018年8月入学,师从谭英副教授。开学伊始,他就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,在联系导师时就表明了自己今后读博的意愿。研一时期,陈俊粤对科研方向有着独特的想法,在自己科研领域内开拓创新。为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,他在征得导师同意后,主动联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艳研究员,作为客座学生,零基础学习微流控技术从而为自己的科硏项目借力,为了避免与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师兄师姐在实验安排上产生冲突,他常常是在周末或假期等人少的时候再去使用设备。
图 |谭英副教授(正中)、陈俊粤(左三)

图 |陈艳研究员(右二)、陈俊粤(右一)
初心不改,功不唐捐
因为目标明确,且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,陈俊粤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科研工作。在双酶级联扩增方案用于结直肠癌多miRNA的超敏检测项目中,他积极探索,提出超敏(zM水平检测)、快速(单靶标30分钟)、多检(同体系多靶标检测)、适用(可用于细胞和血清样本检测)的优势想法,最终在“Biosens.Bioelectron.”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,影响因子IF 2019=10.257。
图 | 项目具体设计
陈俊粤利用简单的铁粉包埋工艺构建磁珠分离芯片,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对液滴中磁珠的分离。此项目具有加工简单、可用于液滴技术中实现对材料的分离、可用于生物样本的富集与纯化等优势,最终成果在微流控顶会"microTAS"上发表。

图 |左:项目设计;右:陈俊粤线上国际会议介绍
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科研工作,陈俊粤感觉自身最大的改变就是科研能力的提高,从一开始科研上感到困难到现在脑袋里有好多科研想法,从一开始在组会上不知道说些什么,到现在可以在组会中发现师弟师妹们的不足并给出建议。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,收获更多的是如何面对困难的勇气,如何调整自己在科研中的心态,以及如何在科研中持之以恒地努力。

谈到挫折:陈俊粤也曾因为实验得不出结果而苦恼,在刚开始尝试将生物传感器与微流控技术结合时,曾长达一年得不出预实验结果;也曾因为疫情在家做不了实验而不安,当时他的第一篇论文还差最后应用实验的部分,于是他在家完成了论文初稿,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反复修改;也曾因为投稿时审稿人的刁难而烦恼不已,他的第一篇论文经历了7个审稿人的审稿,为了让每个审稿人满意,他熬夜补充实验数据、反复琢磨如何回复,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,论文在三个月内被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期刊接收。
热爱生活,全面发展

陈俊粤除了在科研上做出成绩外,在生活中也是多才多艺,追求全面发展,他喜欢主持,擅长海报设计,热爱旅行,课余时间,他参加了许多社会工作和班级活动。

在谈及读研阶段的规划时,陈俊粤给师弟师妹的建议是,和导师积极交流沟通,尽可能在研一上课期间,确定好自己的科研方向,提早做好读博或者工作方面的规划,在科研中要不怕困难,相信自己!

入读清华大学以来,陈俊粤直面挑战、突破自己,提升了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,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产出了许多优质成果。交叉领域中的学习,开拓了他的思维。陈俊粤在生物传感器、微流控技术、药物递送、纳米材料等方面,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,这也为他提供了很多创新性的课题思路。陈俊粤目前正在申请国外的博士,希望他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做出更多成绩!

陈俊粤最后说道:“我不喜欢一眼望得到头的日子,我期待每一个选择后的不确定的结果,那样的生活才充满乐趣。我不给自己定义未来要走到哪,我只愿: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!